豆腐工藝展陳銘刻世博會,承載著淮南豆腐“名
日期:2016-03-10 10:54:39 / 人氣:
圓滿完成米蘭世博會歷史使命,承載著淮南豆腐“名片”的展臺回到了故鄉(xiāng),借此——豆腐工藝展陳銘刻世博會歷史瞬間
萬里之外,漂洋過海,中國豆腐工藝展陳的展臺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,從2015米蘭世博會載譽歸來,回到了豆腐的故鄉(xiāng)——淮南。
在位于謝家集區(qū)的豆腐小鎮(zhèn),記者見到了向全世界展示淮南豆腐“名片”的展臺。一座精致的展臺,仿佛將時光帶回到了2015意大利米蘭世博會的現(xiàn)場。
在為期半年的米蘭世博會上,一道來自安徽淮南的中國特色文化美食——豆腐,引起了全世界的關(guān)注。
在中國國家館以“人”為主題的展區(qū)內(nèi),這張精彩的豆腐“名片”以其獨特的魅力,向全世界展示著中華飲食文化瑰寶,展示著中國人千百年來的智慧結(jié)晶。
作為安徽省的唯一展陳項目,淮南豆腐與河南的甲骨文,云南的哈尼梯田,江蘇的桑蠶文化等11個展陳項目在這里集結(jié),圍繞農(nóng)業(yè)文明、民以食為天、面向未來的智慧三大板塊進行展示。
為了留下這具有歷史性意義的瞬間,我市代表團于2015年9月下旬,通過國家貿(mào)促會申請,向米蘭世博會中國館提出請求,完整保存豆腐展陳的展臺,將這一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展覽實物運回豆腐故里,作為永久性展示。
經(jīng)過緊張的籌備,我市代表團將豆腐展臺拆裝成一個個小組件,層層固定,確保不會在運輸過程中有任何碰損,最終形成4個托盤和一個紙箱,在集裝箱內(nèi)占據(jù)了10立方米空間。
11月10日,豆腐展臺開始從萬里之外的意大利米蘭起運,開始了2個多月的長途跋涉,漂洋過海,抵達天津港。
2016年2月22日,回到了豆腐故鄉(xiāng)——淮南。
2月24日,豆腐展臺來到位于謝家集區(qū)的豆腐小鎮(zhèn)后,立刻進行了精心的重組,經(jīng)過細心周密的調(diào)試,終于恢復(fù)了原貌,將米蘭世博會參展的畫面重新再現(xiàn):
展臺以安徽省地圖為造型,中央為豆腐制品展示區(qū),沿著地圖上方,是清華美院專家設(shè)計的剪紙工藝,把泡豆、磨豆、晃單、煮漿、點膏、壓單等各個步驟變成剪紙,再壓制進有機塑料擺臺,將豆腐美食制作過程生動再現(xiàn)。
沿著地圖的左側(cè),在展臺臺面上內(nèi)嵌了三口鍋,鍋蓋上寫著“美味佳肴、揭鍋即知”,鍋的底部設(shè)置了Ipad,每揭開一次鍋蓋,鍋內(nèi)便會通過光電系統(tǒng)形象地展示出一道道豆腐佳肴:麻婆豆腐、水晶豆腐、西施豆腐……
地圖的下方,以中文、英語、意大利文三種文字,解讀著“安徽豆腐”:豆腐歷史悠久,相傳是在公元前164年,由中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發(fā)明。經(jīng)歷漫長的歷史發(fā)展,豆腐的制作工藝、菜肴烹飪等衍生出內(nèi)涵豐富的豆腐文化,是中華飲食文化的瑰寶……
在地圖的三個部位,成“品”字形設(shè)置了一紅二白3把具有皖南風(fēng)情的油紙傘,通過聲、光、電的投影技術(shù),將安徽宣傳推介影像投影到油紙傘上,隨著轉(zhuǎn)動的傘面,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著安徽獨特的自然風(fēng)光和人文歷史,《淮南子》、二十四節(jié)氣、悠久的豆腐文化吸引了眾多游客流連忘返。
“豆腐,china!”、“豆腐,very good!”……來自五湖四海的國際友人觀賞豆腐展示、體驗豆腐制作、品鑒豆腐美食的贊嘆仿佛就在耳邊。
豆腐,是淮南的,是中國的,更是世界的!如今,豆腐小鎮(zhèn)安排了專門的展廳,將漂洋過海歸來的豆腐展臺妥善安置,并結(jié)合豆腐制作流程實景,向游客開放。未來,市商務(wù)和旅游部門將會把參加2015米蘭世博會的豆腐展臺與挖掘豆腐美食、弘揚豆腐文化相結(jié),讓淮南豆腐“名片”更加靚麗!
編輯:admin